深圳市钰兔到家家政有限公司

深圳光明育婴师育儿嫂,不达标不允许上岗

价格:面议 2025-09-13 09:38:02 12次浏览

皮肤护理:预防过敏与感染

新生儿皮肤娇嫩(厚度仅为成人的 1/3),屏障功能弱,易受刺激引发红疹、脱皮,护理核心是 “清洁温和、保湿到位、避免刺激”。

1. 日常清洁

洗澡频率:出生 1 周内(脐带未脱落前),用温水擦拭身体(重点清洁面部、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褶皱处);脐带脱落后,每周洗澡 2-3 次即可(过度洗澡会破坏皮肤油脂层,导致干燥)。

洗澡步骤:

准备:提前备好温水(38-40℃,用水温计或手腕内侧试温)、婴儿专用沐浴露(无香精、无皂基)、柔软毛巾、换洗衣物、纸尿裤;

过程:家长用一只手托住宝宝头部和颈部(拇指扣住宝宝下颌,避免滑落),另一只手轻柔清洗;先洗面部(用清水,避免沐浴露入眼),再洗身体(褶皱处轻轻揉搓,避免用力擦拭),后洗臀部;

后续:洗完后立即用柔软毛巾吸干水分(避免摩擦皮肤),重点擦干褶皱处(如腋窝、腹股沟、颈部),然后涂抹婴儿专用润肤露保湿。

臀部护理(预防红屁屁):

及时换纸尿裤:每次排便后立即更换,排尿后每 2-3 小时更换 1 次(避免尿液 / 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);

清洁方式:用温水清洗臀部(避免用湿巾直接擦拭,部分湿巾含酒精 / 香精,易刺激皮肤;若用湿巾,需选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款),擦干后涂抹护臀膏(形成保护膜,隔离刺激);

透气时间:每次换纸尿裤时,让宝宝臀部暴露在空气中 5-10 分钟(保持干燥,减少红屁屁风险)。

2. 常见皮肤问题处理

脱皮:出生 1-2 周内,宝宝全身可能出现轻微脱皮(正常生理现象,因皮肤适应外界环境),无需特殊处理,避免撕扯脱皮,可涂抹润肤露缓解干燥;

湿疹(奶癣):表现为面部、颈部出现红色小疹子,可能伴随瘙痒;护理要点:保持皮肤清洁保湿(选择无刺激的湿疹专用润肤霜),避免过热(过热会加重湿疹),母乳喂养妈妈需规避辛辣、海鲜等易过敏食物(若湿疹严重,需就医使用弱效药膏,如氢化可的松乳膏,遵医嘱使用);

热疹(痱子):因环境过热、汗液排出不畅导致,表现为颈部、腋窝、背部出现白色 / 红色小疹子;护理要点:降低室温(22-24℃),减少衣物(穿宽松、透气的纯棉衣物),用温水擦拭后涂抹痱子粉(选择无滑石粉的玉米淀粉痱子粉,避免吸入)。

脐带护理:预防感染

新生儿脐带一般在出生后 7-14 天脱落,脱落前是易侵入的部位,护理核心是 “保持干燥、定期、观察异常”。

1. 步骤

准备:医用棉签、75% 酒精(或碘伏,酒精更彻底,碘伏刺激性更小,可任选一种);

操作:家长洗净双手,轻轻提起脐带残端(避免用力拉扯),用蘸有酒精的棉签从脐带根部(与腹部连接处)向外螺旋式擦拭(根部和残端,避免只擦表面),每天 2 次(早晚各 1 次),每次排便后若污染脐带,需额外 1 次。

2. 注意事项

避免脐带沾水:脐带未脱落前,洗澡时用防水脐贴保护(洗完后立即取下并),若不慎沾水,需用干棉签吸干后重新;

不要包裹脐带:穿宽松的纸尿裤(将纸尿裤上缘往下折,避免摩擦脐带残端),保持脐带暴露在空气中,促进干燥脱落;

观察异常:若出现以下情况,需立即就医:

脐带根部、渗液(黄色 / 绿色脓液,有臭味);

脐带周围皮肤发热、硬肿;

宝宝出现发热(体温>37.5℃)、拒奶、哭闹不止等症状。

奶粉选择与储存

奶粉选择:优先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配方奶(如 “0-6 月龄 1 段”),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(包装上有 “GB 14880” 标识),避免随意更换品牌(频繁换奶可能导致宝宝肠胃不适);若宝宝有特殊需求(如乳糖不耐受、过敏),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专用配方奶(如低乳糖配方、深度水解蛋白配方)。

奶粉储存:

未开封奶粉:存放在阴凉、干燥、避光处(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,如暖气片、微波炉),无需冷藏;

已开封奶粉:开封后需在1 个月内用完,每次取粉后立即盖紧奶粉罐盖(防止受潮结块或污染),不可放入冰箱(冰箱内湿度高,易导致奶粉吸潮变质)。

冲调配方奶:严格按 “先水后粉” 比例

冲调浓度直接影响宝宝肠胃负担,必须遵循奶粉包装上的官方比例(不同品牌比例可能不同,如 “1 平勺奶粉配 30ml 温水”),不可随意增减奶粉量:

准备温水:用手腕内侧试温(感觉温热不烫为宜,水温约 40-50℃)—— 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成分(如益生菌、维生素),过低则导致奶粉溶解不充分,易结块堵塞奶嘴,还可能引起宝宝。

加入温水:先往后的奶瓶中倒入规定量的温水(避免先加奶粉导致水量不足,浓度过高)。

添加奶粉:用奶粉自带的勺子取粉,每勺需 “刮平”(用干净的刀背或勺子边缘轻轻刮去勺口多余的奶粉,避免压实),按比例加入奶瓶中。

充分溶解:盖紧奶瓶盖,双手握住奶瓶轻轻摇晃(顺时针或上下轻柔摇晃,避免用力摇晃产生大量气泡 —— 宝宝喝到气泡易胀气、吐奶),确保奶粉无结块。

再次试温:滴 1-2 滴奶液在手腕内侧,确认温度适宜后再给宝宝喂养。

店铺已到期,升级请联系 18029312003
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8237820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