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钰兔到家家政有限公司

深圳观澜催乳师,为您排忧解难

价格:面议 2025-09-13 09:22:01 12次浏览

健康监测:及时发现异常

新生儿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适,家长需通过 “观察体征、记录数据” 判断健康状况,重点监测以下指标:

1. 体温监测

测量方式:优先选择腋下测温(安全、方便),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宝宝腋窝中央,夹紧 5 分钟,正常体温为 36-37.2℃;避免口腔 / 肛门测温(新生儿不配合,易损伤黏膜);

异常处理:

体温>37.5℃:先减少衣物、降低室温,1 小时后复测,若仍发热(>38℃),需就医(新生儿发热可能提示感染,不可自行用药);

体温<36℃:立即用毛毯包裹宝宝保暖,喂温奶(提升体温),若体温持续偏低,需就医(可能提示保暖不足或疾病)。

2. 排便与排尿监测

排便:

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内需排出 “胎便”(墨绿色、粘稠,无臭味),若 24 小时未排便,需就医(排除肠道畸形);

母乳喂养宝宝:1-2 周内每天排便 2-5 次(黄色、糊状),2 周后可能减少至每天 1 次或隔天 1 次(正常现象,因母乳吸收好);

配方奶喂养宝宝:每天排便 1-3 次(黄色、较稠);

异常情况:排便带血(鲜红色 / 黑色)、水样便(每天>6 次)、(排便困难、大便干结,持续 2 天以上),需就医。

排尿:

出生 24 小时内排尿 1-2 次(尿液偏黄,因胎尿浓缩),3 天后每天排尿 6-8 次(尿液清澈或淡黄色);

异常情况:24 小时排尿<3 次(可能提示喂养不足或脱水)、尿液持续深黄(可能提示黄疸加重),需就医。

3. 黄疸监测

生理性黄疸:出生 2-3 天出现,4-6 天达到高峰,7-10 天消退(早产儿可能持续 2-4 周),表现为面部、眼白发黄,宝宝精神好、吃奶正常,无需特殊处理(可适当晒太阳,每天 10-15 分钟,避免暴晒,保护眼睛和会阴部);

病理性黄疸:出生 24 小时内出现、持续超过 2 周(足月儿)/4 周(早产儿)、黄疸程度重(蔓延至躯干、四肢)、宝宝拒奶、嗜睡,需立即就医(可能需蓝光,避免胆红素脑病)。

新手家长常见误区

误区 1:给新生儿绑腿—— 新生儿腿部弯曲是正常生理现象(因在子宫内长期蜷缩),无需绑腿,绑腿会影响髋关节发育,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。

误区 2:频繁给新生儿剃胎发—— 胎发会自然脱落,频繁剃发易损伤头皮毛囊,增加感染风险,若需理发,用婴儿专用理发器(留 1-2cm 长度)。

误区 3:宝宝哭闹就喂奶—— 哭闹可能是困了、尿了、不舒服,需先排查原因,再针对性安抚,避免过度喂养(导致腹胀、吐奶)。

误区 4:自行给宝宝用药—— 新生儿肝肾功能未发育,用药需严格遵医嘱(如退烧药、感冒药,不可用成人药或随意增减剂量)。

喂养姿势:兼顾舒适与防呛奶

正确姿势能帮助宝宝顺利吞咽,减少呛奶、吐奶风险,常见姿势有 3 种:

摇篮式(常用):妈妈坐姿,用手臂托住宝宝的头部和身体(宝宝的头部略高于躯干,背部靠在妈妈手臂上),使宝宝的腹部紧贴妈妈腹部,奶瓶倾斜 45°,让奶嘴充满奶液(避免奶嘴中有空气,导致宝宝吸入过多空气)。

侧躺式:妈妈和宝宝都侧躺(方向一致),宝宝的头部与妈妈胸部平齐,奶瓶从宝宝侧面倾斜送入,适合夜间喂养(注意避免妈妈睡着后压到宝宝)。

抱球式(防吐奶):将宝宝的身体靠在妈妈的前臂上,宝宝的头部略高于脚部,另一只手握住奶瓶,适合容易吐奶、胀气的宝宝(减少奶液反流)。

喂养后处理:减少吐奶、胀气,清洁器具

拍嗝排气:喂养结束后,立即将宝宝竖抱起来,让宝宝的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(用干净的毛巾垫在宝宝下巴和妈妈肩膀之间,防止吐奶弄脏衣服),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,另一只手呈空心掌,从宝宝的腰部向上轻轻拍打背部(力度要轻柔,避免用力拍打),直到宝宝打出嗝来(通常需要 5-10 分钟,若宝宝没打嗝,可竖抱 20-30 分钟再放下,避免立即平躺导致吐奶)。

清洁器具:喂养后及时清洗奶瓶、奶嘴(按 “喂养前清洁流程” 处理),不可将剩余的奶液留到下次喂养(奶液在室温下放置超过 1 小时易滋生,即使冷藏,再次加热也可能破坏营养,且增加感染风险)。

避免立即平躺或剧烈活动:喂养后不要马上让宝宝平躺,也不要摇晃、翻动宝宝(如换尿布可在喂养前进行,若喂养后需换尿布,动作要轻柔,避免抬高宝宝腿部),防止奶液反流。

店铺已到期,升级请联系 18029312003
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8237820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