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内容:
1、月嫂:承担产妇的日常饮食起居、个人卫生、护理。婴儿抚育、饮食睡眠、婴儿个人卫生等家政服务。
2、育婴师育儿嫂:婴幼儿营养配餐、科学喂养、潜能开发、体能训练,个性化早教方案实施等。
3、催乳师:产妇乳房护理、揉奶、开奶。
脐带护理:预防感染
新生儿脐带一般在出生后 7-14 天脱落,脱落前是易侵入的部位,护理核心是 “保持干燥、定期、观察异常”。
1. 步骤
准备:医用棉签、75% 酒精(或碘伏,酒精更彻底,碘伏刺激性更小,可任选一种);
操作:家长洗净双手,轻轻提起脐带残端(避免用力拉扯),用蘸有酒精的棉签从脐带根部(与腹部连接处)向外螺旋式擦拭(根部和残端,避免只擦表面),每天 2 次(早晚各 1 次),每次排便后若污染脐带,需额外 1 次。
2. 注意事项
避免脐带沾水:脐带未脱落前,洗澡时用防水脐贴保护(洗完后立即取下并),若不慎沾水,需用干棉签吸干后重新;
不要包裹脐带:穿宽松的纸尿裤(将纸尿裤上缘往下折,避免摩擦脐带残端),保持脐带暴露在空气中,促进干燥脱落;
观察异常:若出现以下情况,需立即就医:
脐带根部、渗液(黄色 / 绿色脓液,有臭味);
脐带周围皮肤发热、硬肿;
宝宝出现发热(体温>37.5℃)、拒奶、哭闹不止等症状。
安全护理:规避潜在风险
新生儿自我保护能力为零,家长需提前排查环境中的安全隐患,重点注意以下几点:
避免窒息风险:
床上不放置枕头、被子、毛绒玩具,喂奶后竖抱拍嗝,避免吐奶呛咳;
给宝宝穿衣服时,先穿袖子再穿头部,避免衣物捂住口鼻;
不要让宝宝独自睡在沙发、成人床(成人翻身易压到宝宝,或宝宝滚落),需睡在婴儿床。
避免风险:
冲奶、洗澡前必须试温(水温 38-40℃,奶温 40-45℃);
避免宝宝靠近暖气、热水袋(若用热水袋,需用毛巾包裹,温度不超过 50℃,且不直接接触宝宝皮肤)。
避免感染风险:
接触宝宝前必须洗手(尤其是外出后、换尿布后、喂奶前);
避免过多亲友探望(尤其是感冒、发烧的人),减少交叉感染;
宝宝的衣物、毛巾、纸尿裤需单独清洗,避免与成人衣物混洗(成人衣物多)。
新手家长常见误区
误区 1:给新生儿绑腿—— 新生儿腿部弯曲是正常生理现象(因在子宫内长期蜷缩),无需绑腿,绑腿会影响髋关节发育,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。
误区 2:频繁给新生儿剃胎发—— 胎发会自然脱落,频繁剃发易损伤头皮毛囊,增加感染风险,若需理发,用婴儿专用理发器(留 1-2cm 长度)。
误区 3:宝宝哭闹就喂奶—— 哭闹可能是困了、尿了、不舒服,需先排查原因,再针对性安抚,避免过度喂养(导致腹胀、吐奶)。
误区 4:自行给宝宝用药—— 新生儿肝肾功能未发育,用药需严格遵医嘱(如退烧药、感冒药,不可用成人药或随意增减剂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