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加速推进,城市绿化用土资源越来越显得紧缺,因此,对于有限的绿化用土资源要充分利用。 1、从源头上控制质量 ①原有土壤土层质量控制。工程进场前期,业主应会同监理人员、施工单位对原有土壤进行现场踏勘,分析存在问题,共同研究讨论,制定相应的种植土施工方案,形成书面材料督促施工单位实施,从根本上把好种植土质量关。对于那些可以利用的表土,整理地形时要集中堆放,作为绿化种植用土。 ②外购种植土的质量控制。土方工程开工前期,业主应会同监理人员、施工单位对外购土源进行现场踏勘、分析土质情况、存在问题,制定相应的种植土施工方案和土壤改良方案,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实施,对不合格的土源必须拒绝采用,严格把好外购种植土的质量。
绿化种植土厚度的注意事项:
(一)城市公共绿地,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区新建公共绿地,总体上要以乔木为骨干多层次进行配置,尽可能在单位面积内增加绿量,局部可设置适当的开敞空间。乔灌木在绿地中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在70%其余为非林下草坪、地被植物。在规划绿地设置的城市绿化广场,绿地应在6O%以上,其中乔灌木种植比例应符合公共绿地的指标要求。铺装场地也要从本市气候条件和游憩功能的实际需要出发,形成部分林荫覆盖的空间,种植遮荫乔木,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其正常生长。对于目前只有大面积铺装和纯草坪的广场,要采取措施,从调整规划设计入手加以改造,补种大树。
可利用的绿化种植土种类通常有丘陵山黄土、农田土、城市堆垫土三种,我们可以根据土壤的不同种类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。 ①丘陵山黄土其中多数属于红壤土类中的黄红壤亚类。其表层土多为黄红色,深层土多为红色,石砾含量较多,土质瘠薄,肥力低下,pH值呈酸性。此类土作为种植土必须筛掉粒径大于lcm的石砾、拣除树根等杂物,增施腐熟有机肥或富含有机质的介质、泥炭土等进行土壤改良,以达到符合种植土要求。在我县这类土作为绿化用土较多。 ②农田土多数取自城郊零星荒地或稻田深层粘土层。其土质粘重,通透性差,肥力低下,石砾含量较少,多数pH值呈中性偏碱。此类土作为种植土必须掺混一定量的疏松基质,如堆腐木屑,稻壳、垃圾堆肥、中砂等,来提高粘土的通气透水性。增施酸性化肥或有机肥料提高其养分含量,以达到符合种植土要求。
土壤改良方案的选择:土壤透气排水能力越强其保水保肥能力越弱,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越强其透气排水能力越弱。在改良土壤方案的选择前需要对土壤类型加以区分,并根据互补与平衡的原则选择改良方案